聚焦第六屆創新驅動發展大會暨2023中國白石山生命科學大會
權威專家圍繞業界前沿話題,共商兒童醫療領域創新之道
兒童醫療領域創新大會舉行
兒童健康事關家庭幸福和民族未來。7月8日,作為第六屆創新驅動發展大會暨2023中國白石山生命科學大會主題會議之一,兒童醫療領域創新大會舉行。大會由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主辦,保定市科學技術學會承辦,云集諸多兒科界權威專家,以兒童醫療科技創新為聚焦點,深入討論交流,匯集寶貴意見,推動保定市兒童學科創新高水平發展。
會議指出,大會作為八個平行會議之一,致力于更好服務兒童健康事業發展,全力構建兒童醫院高質量發展新格局。近年來,保定市重點依托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打造出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樣板、非首都功能疏解樣板、京津冀協同發展樣板,實現優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區域均衡布局目標,極大緩解保定及周邊乃至全國患兒看病難問題,并通過互聯互通的醫療服務網絡,輻射帶動區域兒科醫療水平整體提升。
會上,中華思源工程基金會援夢基金與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簽署戰略協議;緣夢未來公益項目向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捐贈奶粉。秦茂權、王煥民、王輝等來自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的主任專家和相關技術學者圍繞業界前沿話題,深入探討“雙創”時代下兒童醫療領域的新模式、新思路、新技術,共商兒童醫療領域創新之道。
第六屆創新驅動發展大會舉辦數字健康工程報告會
醫智創新服務人民健康
7月8日下午,作為第六屆創新驅動發展大會暨2023中國白石山生命科學大會平行會議之一,數字健康工程科學報告會舉行。
河北省科協黨組成員、副主席蔣棟,河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單耀軍分別致辭。
該報告會由河北大學主辦,省數字健康工程學會、河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省數字醫療工程重點實驗室、保定市科學技術協會承辦。報告會主題為醫智創新、科技賦能,旨在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持續推動發展方式從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中國科學院院士、天津大學激光與電子研究所所長姚建銓,軍事醫學研究院軍事認知與腦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王常勇,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腦認知與腦疾病研究所所長、中國科學院腦聯結解析與調控重點實驗室主任王立平等專家分別介紹了各自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進展與成果。
報告會圍繞“腦機接口技術”“智能醫療裝備”“心腦血管疾病精準診斷”和“精神類疾病智能診療”四個專題,充分探討數字健康新技術研究領域問題,主要涉及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新興信息技術和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等,解決醫療領域的前沿問題。
第六屆創新驅動發展大會舉辦保定國際醫療基地發展探索報告會
醫產研教數養融合發展 打造醫療“微中心”
7月8日,第六屆創新驅動發展大會暨2023中國白石山生命科學大會舉辦保定國際醫療基地發展探索報告會,與會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國際醫療基地發展的方法路徑。
會議指出,建設保定國際醫療基地是貫徹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基地聚焦特色專科引領、醫產研教數養融合發展,以腫瘤檢測與治療、智慧醫療、高端醫療器械研發與制造等為主攻方向,以國家區域醫療中心為依托,著力打造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中的重要醫療功能“微中心”。遠景規劃30平方公里,起步區總面積7840畝。預計到2035年,打造形成醫療健康服務集聚區、生命健康經濟示范區、生命科學創新研發集中區、醫療創新人才培養地、數字醫療先行區。其中,北京兒童醫院保定醫院、廣安門醫院保定醫院,已于去年5月獲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計劃今年10月底前完成主體建設,2024年年底前竣工;北京大學腫瘤醫院保定醫院正在申報第五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今年2月開工建設,預計2025年投入使用。
會上,中國科學院大學繼續教育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培訓中心主任王曉飛等6位專家,圍繞人工智能視野下職業教育、區域醫學檢驗、養老產業、健康中國城市樣板等主題作報告。
第六屆創新驅動發展大會舉辦健康產業投資與管理報告會
搶抓未來機遇乘勢而上 助力健康產業創新發展
7月8日,第六屆創新驅動發展大會暨2023中國白石山生命科學大會舉辦健康產業投資與管理報告會,以社會辦醫產業出發,探討消費醫療、康養產業、體醫融合及康養旅居的跨界融合協同發展之道,與會學者圍繞醫療健康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展開討論。
會議指出,黨的二十大報告“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了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健康中國戰略方位的變化促使民生建設上升到政治高度,醫療服務進入全面高質量發展新階段,我國社會辦醫行業、消費醫療產業迎來發展機遇。截至2022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8億人,已具備加快推進銀發經濟的基礎和條件,康養產業發展迎來重要的“窗口期”,康養旅居產業成為未來發展趨勢,并成為發展中醫藥健康產業的重要抓手。此外,體育醫學順應人們主動健康需求,促進體育與醫學深度融合,建立以健康為目的的運動指導體系,有助于促進和實現全民健康。
會上,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分會副秘書長、全國社會辦醫學科發展協作網秘書長陳林海等5位專家圍繞社會辦醫行業、消費醫療產業、康養產業、體育健康服務產業、中醫藥康養旅居發展等主題作報告,為與會代表們帶來了全新思考。
第六屆創新驅動發展大會舉辦中國慢病服務與健康管理創新發展報告會
從發展與實踐出發 對未來工作提供啟示
7月8日,第六屆創新驅動發展大會暨2023中國白石山生命科學大會在淶源縣,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中國慢病服務與健康管理創新發展報告會。
該報告會由中國信息協會醫療衛生與健康產業分會主辦、保定市科學技術協會承辦,旨在通過邀請行業領域專家從發展與實踐出發,以不同視角進行專題分享,對未來慢病服務和健康管理工作實踐提供有參考的啟示和思考。
會上,北京電力醫院副院長、北京健康管理協會副會長閆焱,首都醫科大學全科醫學教授、北京顧湲咨詢工作室創辦人顧湲,唐山中心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吳笛,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黨委書記王保國等四位專家,圍繞“工作場所職業人群健康管理”“建立患者為中心的合作伙伴關系——慢病管理的創新模式”“探尋非公醫院發展的第二曲線——基于DIP背景下的健康管理體系建設探索與實踐”“主動健康、積極踐行”等主題作了既有理論深度又有實踐厚度的專題報告。
第六屆創新驅動發展大會舉辦京津冀膳食纖維應用與慢性病管理報告會
發展膳食纖維產業 助力健康中國建設
在交流中發現商機,在合作中結出碩果。7月8日,第六屆創新驅動發展大會暨2023中國白石山生命科學大會舉辦京津冀膳食纖維應用與慢性病管理報告會。與會專家圍繞“膳食纖維與生命健康”主題,為參會人員帶來一場學術與實踐交匯的盛宴。
會上,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膳食纖維技術分會會長王延平、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一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伍配英等6名專家分別作《關于飲食結構變遷與世界各國膳食纖維攝入量的探討》《膳食纖維與腸道健康》《膳食纖維和功能性低聚糖在食品中的應用現狀及前景》《糧食膳食纖維種類與研發策略》《健康大計,從源頭抓起》《膳食纖維精準營養》報告。
報告會中提到,膳食纖維缺乏是導致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流行的重要原因。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精細化程度越來越高,動物性食物所占比例大為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量卻明顯降低,“富貴病”呈井噴式發展。而根據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很難通過食物攝入足量的膳食纖維。如今,膳食纖維市場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將膳食纖維運用到食品、藥品、保健品中,具有廣闊發展空間。發展膳食纖維相關健康產業與保定城市定位與發展規劃高度契合,希望通過各方共同努力,將膳食纖維產業化理念和產業目標推進到新的高度。
探討全生命周期管理腫瘤精準診治與心身康復報告會舉行
7月8日,第六屆創新驅動發展大會暨2023中國白石山生命科學大會舉辦腫瘤精準診治與心身康復報告會,圍繞全生命周期的精準篩查、精準診治和精準康復,邀請國內著名專家齊聚一堂,為基礎科研成果轉向臨床應用、提高醫療總體水平建言獻策。
實現腫瘤精準診治是“健康中國”建設的重大任務,是腫瘤患者的期望,也是前沿醫學發展的方向。與會專家表示,實現腫瘤個性化精準診療任重道遠,應通過堅守技術、堅持創新、積極推動多學科綜合治療等,建立和發展科學、合理的個體化診療策略、方案和技術,著力提升腫瘤防治的整體水平。
當前,保定市加快推進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國際醫療基地建設,全力打造特色專科引領、醫產研教數養融合發展的“世界一流生命健康之都”。此次報告會搭建了腫瘤學科建設和學術交流的平臺,有助于保定市腫瘤醫學界人才素質的提升及專業技術的進步。
報告會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兵河、王俊等分別致辭。復旦科技園進修院醫學人文培訓師諸任之、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教授王淑蓮、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醫院教授劉飛等7位專家作學術報告。
首屆京津冀晉蒙婦幼保健機構高質量發展研討班開班
黃荷鳳宋新作報告 宋世琴講話 王偉致辭
7月8日,作為第六屆創新驅動發展大會暨2023中國白石山生命科學大會平行會議之一,首屆京津冀晉蒙婦幼保健機構高質量發展研討班開班,搭建高端交流互鑒平臺,共促京津冀晉蒙衛生事業高質量發展。中國科學院院士黃荷鳳、中國信息協會醫療衛生和健康產業分會會長宋新作學術報告。中國婦幼保健協會副會長、黨支部書記宋世琴出席并講話。保定市委副書記王偉致辭。
宋世琴指出,隨著時代發展,婦幼保健機構建設取得明顯進展,公立醫院從“量的積累”向“質的提升”轉變,加快智慧婦幼、婦幼健康技術創新發展步伐迫在眉睫。各級婦幼保健機構要努力克服困難,補短板、強弱項,不斷提升發展空間,共同促進婦幼保健機構健康可持續發展。
王偉首先代表保定市委、市政府,向各位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他說,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區域性中心城市,保定將以舉辦此次研討班為契機,發揮區位優勢,加強與京津晉蒙地區合作對接,努力提高婦幼保健服務質量和行業管理水平,推動婦幼衛生事業發展。
開班式上,河北省婦幼保健協會會長李江致辭。沈汝岡、邵平、張振忠等婦幼衛生領域專家圍繞孕產婦安全管理、控制出生缺陷工作、收付費一體化與公立醫院改革等內容,分別作學術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