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isting id="ku30c"><source id="ku30c"></source></listing>
      <b id="ku30c"></b>
    1. <dfn id="ku30c"><video id="ku30c"></video></dfn>
        <listing id="ku30c"><source id="ku30c"></source></listing>

          Mobile menu

          走合作之路 建共享之家

          ——滄州市科協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設典型案例

          來源: 滄州市科協發布時間:2023-12-17人氣:0作者:劉強

          科協是科技工作者的群眾組織,為廣大科技工作者服務是科協的首要職責。自2018年科協系統深化改革啟動以來,滄州市科協把建設有溫度、可信賴的“科技工作者之家”提上重要日程,著力加強與有關社會力量的合作、著力強化與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情感聯系,闖出了一條“走合作之路,建共享之家”的路子。截至目前,滄州市共建成“科技工作者之家”50余個,17個單位被評為河北省“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設示范單位。

          一、依托社會力量,破解建“家”之難

          面對科協系統人財物短缺的現實,滄州市科協以加強社會聯合探索“建家”路徑。當前,社會上有一大批成功人士,他們有資本、有資源、有社會影響力,也有強烈地回報社會的愿望。市科協結合“3+1”試點工作要求并抓住這種契機,與河北冀春集團建立了密切合作關系。河北冀春集團拿出文化大廈600多平方米的場地無償供市科協建家使用。以商業的角度衡量,僅租金一項,市科協每年即可節約20多萬元。以此為模式,滄州市科協系統上下協調,深挖轄區內各有關社會力量的資源優勢,爭取、引導他們參與“建家”工作,形成了科協+社會力量合辦、主辦、獨辦、資助辦等多種模式。這種合作,不僅紓解了滄州市科協當下的財力困難,也破解了科協系統慣有的思維觀念,同時也提升了科協組織和科協工作的影響力,科技工作者與各級科協的聯系更加緊密,科協組織和科技工作者投身發展、服務發展的勁頭更加充足。

          幾年來,滄州市本級“科技工作者之家”不斷加強軟硬件建設,建成了總面積606平方米包括學術交流廳、科技展示廳、體育健身區和圖書閱覽室(法律服務中心、心理咨詢室)四部分的綜合性科技工作者之家,具備學術交流、成果發布、科技體驗、科普展示、圖書閱覽、政策指導、法律維權、身心健康咨詢、優育健身等服務功能。為更好地開展服務科技工作者、服務廣大市民活動,滄州市科協投入專項資金購置了10套高科技體驗設備,7套體育健身器材和各類圖書4000余冊,免費向社會開放。省政協、省委統戰部、省科協領導多次參觀考察,給予高度評價。市直相關單位主動與市科協聯系,開展合作,社科類服務功能更加齊全。

          二、堅持“三型”思維,讓各行各業的科技工作者共享“家”的溫馨

          “家”建起來以后,科技工作者來不來、來得多不多、是否真正有歸屬感、是否能感受到“家”的溫馨,仍然是一個大課題。滄州市科協的做法是,敞開大門過日子,以服務增感情,以活動聚人氣,著力加強政治引領,傳播弘揚正能量,激發鼓勵干事創業熱情,“開放型、樞紐型、平臺型”組織功能進一步凸顯。

          以建設市本級“科技工作者之家”為例,自2018年9月1日運行以來,滄州市科協實現了向市級各學會、各高校(企業)科協免費開放的目標。幾年來,先后組織開展了20余場科技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人才、科技、創新重要論述”專題學習、“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啟動儀式、“讓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當主角”座談會等形式的思想引領活動;每年組織科技工作者代表集中收看全國學術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舉辦了專利信息推廣、智慧醫療、技術創新與稅改新政、法律維權、空調制冷專業資格認證、推拿理療惠民技能培訓等活動。截至目前,支持有關學會舉辦各類科學普及、學術交流、科技體驗、高端講座等活動100多場次,受眾達到10000余人次。市科協結合自身實際,創辦了“滄州市科技工作者之家公眾開放日”品牌活動,定期向各中小學集中免費開放,基本實現市內兩區、兩開發區全覆蓋,縣市中小學也不斷來開展活動。

          各基層單位“科技工作者之家”也以此為參照,著力強化服務意識、著力拓展服務功能,科技工作者源源不斷地匯聚,科協組織和科協工作有了發聲平臺、有了形象作為展示的平臺。

          三、不斷提升服務質效,把“家”建強用好,推動科協事業再上新臺階

          “建家”不能圖一時熱鬧,與廣大科技工作者交心交友,引導他們聽黨話、跟黨走,將他們的聰明才智匯聚起來,組織他們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建功立業新時代,為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中國式現代化建設奉獻擔當,才是建家的最終目的。依照中國科協和省科協深改方案及滄州市實際,滄州市科協著眼于管用見效的長效機制建設,組織印發了“科技工作者之家”三年發展規劃、“科技工作者之家”管理辦法、科技工作者聯系服務制度等文件,按照“八有標準”,既堅持有序推進,又不斷強化服務,形成建成運行一家,就打造一個堅強穩固的工作陣地的良好局面,朝著真正當好科技工作者的知心人、貼心人目標不斷努力。

          同時,結合新時代科技工作者的新特點、新需求,滄州市科協圍繞建強用好“科技工作者之家”,不斷創新服務方式和手段,推出以下幾項措施,進一步提升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的效能。

          一是在民政系統注冊成立了“滄州市創智科技工作者服務中心”。該中心作為“滄州市科技工作者之家”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企業化的管理制度和服務模式,安排專門工作人員接待科技工作者來電來訪,重點圍繞科技工作者的實際需求,不定期邀請相關人員和機構組織開展系列服務活動,支持科技工作者和各學會開展研究、交流、講座,促進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確保“滄州市科技工作者之家”發揮實際效能。

          二是在滄州市創智科技工作者服務中心開辟職稱申報通道,為非公組織的科技人員幫辦職稱申報及評審,切實解決了非公組織科技人員在職稱評審方面的難題,受到了廣大科技工作者的熱烈歡迎。

          三是牽頭成立滄州市科技工作者健康服務站。在滄州中西醫結合醫院的大力支持下,市科協整合相關醫技資源、組建團隊,成立了滄州市科技工作者健康服務總站,專門為科技工作者群體身心健康提供常規檢測、監測、咨詢、義診等專業服務,切實提升為人才服務的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總站以及下轄各分站舉辦各類健康服務活動約200場次,共有6000余名科技工作者受益于上述服務。

          四是設立法律服務中心。滄州市科協與河北建平律師事務所合作,在滄州市科技工作者之家設立法律服務中心,經常性免費開展面向科技工作者的各類法律服務活動,幫助科技工作者通過正常渠道、合法途徑,依法理性表達訴求,維護科技工作者的合法權益。 

          五是設立心理咨詢室。滄州市科協與滄州市心理咨詢師學會、滄州市員工心理援助學會開展合作,在滄州市科技工作者之家設立心理咨詢室,經常性免費開展面向科技工作者的各類心理疏導、心理咨詢服務活動,緩解他們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心理壓力。 

          六是建立健全名譽主席、兼掛職副主席機制。滄州市科協在市、縣層面推廣了名譽主席、掛職副主席引入機制,在鄉鎮層面推廣了兼掛職副主席和“三長”引入機制,近千名熱心公益、有社會影響力、有經濟資本和科教資源的社會人士加入科協組織和科協工作中來。這類群體的不斷加入,為我們的工作壯大了聲勢和提升了影響。  

          在科技創新正在成為高質量發展重要支撐的時代背景之下,科協組織和科協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重要。“建家”工作是科協工作的一個重要抓手,應持之以恒,久久為功。

          ?
        1. <listing id="ku30c"><source id="ku30c"></source></listing>
            <b id="ku30c"></b>
          1. <dfn id="ku30c"><video id="ku30c"></video></dfn>
              <listing id="ku30c"><source id="ku30c"></source></listing>

                免费视频